在笔者收藏的花钱中,有一枚“洪武”钱,洪武二字较大,右边有“天下”二字,左边有“太平”二字;背后上下“圣旨”二大字,右侧有“午人存”三个小字,左侧有“日月明”三个小字。该钱直径27毫米,穿径8毫米,厚2.2毫米,重9.2克。钱铜质暗红(俗称水浑铜),外缘窄,制作端好。
钱面“洪武”二字,并不是指明太祖朱元璋的年号,而是暗示“洪门”之意。左右两边的四个小字“天下太平”,实际是在天地会《会簿》中所载示的:天地会聚会之地叫“太平坛”,对外办事的堂口叫“太平庄”,开会议事叫“太平宴”,反清成功则叫“定太平”。他们有一首歌谣《小会歌》:“小会创始在三河,结义会盟兄弟多,正是天本团员日,大家齐唱太平歌”。“天下太平”四个字表面看似吉语,但这里却隐藏着天地会希冀整个天下都“太平”,也可以理解为天地会对天下太平理想社会的追求和向往。
钱背“圣旨”二字,则是以至高无上的绝对权威来托大自己,俨然似是皇上的旨令。但却又出现在钱面“洪武”二字的背后,以让外人无懈可击,这无疑是恰到好处的隐喻。所谓“午人存”,实际是天地会在福建省云霄县高溪灵著王庙(祭祀“开漳圣王”的高溪庙)设立“五祖堂”,供奉康熙甲寅年(1674)“南少林”被官府焚毁时的五名逃逸居此的武僧(即马超兴、蔡德忠、方大洪、胡德帝、李式开)画像,作为该会党的先世祖师,宣誓将替这“洪门五祖”报仇雪恨。“午”即“五”字的谐音,意即五人的精神永存。而“圣旨”二字左侧的三个小字“日月明”,其意则与天地会文书中有“福持广泰,光照乾坤”的文句有共义,这光照乾坤,应当可用日月明来喻示了。
笔者也先后拜读过几篇对此钱币性质研究的文章,但印象中对于此钱币性质的认定基本都肯定了是天地会进行“反清复明”的凭信钱,联络钱,似乎把天地会组建的目的和宗旨就是冲着“反清复明”而来的。这个提法有点偏离了天地会创立时的初衷。
天地会(洪门)起源之谜,近十几年来,在著名会党史研究专家结合实地考察和研究探索了我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内二百多万字的乾隆中后期的清代官书档案,论证了天地会是乾隆二十六年(1761)在福建省云霄县高溪村一名叫郑开的人创始。
由于清朝统治者对“天地会”的取缔和镇压,使得天地会与满清的矛盾愈加激烈和尖锐。为了生存和发展,天地会到处变换名称,山堂林立,门派遍布各地。为了反抗,天地会的支派或首领无数次在各地以武装对抗官府,起义更是清代中后期天地会摇撼满清统治的尝试。正因为这些历史现象的存在,在历史遗物中也留下不少与此有关的钱币。本文开始提到的“洪武”天下太平钱只是众多产生于当时的类似钱币的一种而已。 作者:苏瑞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