惩罚坏人,奖励好人。出自《左传·成公四十年》:“《春秋》之称,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污,惩恶而劝善,非圣人谁能修之。”
【典 故】
此语出自《左传》。成公四十年,鲁国大臣叔孙乔如带着夫人姜氏,从齐国回到鲁国,他对夫人从不称呼族名,这是因为他尊重夫人的缘故。当时的人们对他的品行大加称赞,并将之记入史册。《左传》对这些记述大为赞赏,称之为用词细腻而意义鲜明,记载史实含蓄而深远,婉转而顺理成章,真是达到了惩恶而劝善的效果。“惩恶劝善”一词本是一个书评用语,后来却成为社会生活中大家都认同的一条行为原则。
【成语示例】
“所谓文学上的人道主义,当然不是庸俗的普渡众生,也不是惩恶劝善。”——孙犁《秀露集·文学和生活的路》
|